眾所周知,鋰電池制造升級迫在眉睫。福燊認為,注液的一致性對電池性能有著較大影響,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也將帶來注液工序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這也是大勢所趨。目前各鋰電池企業注液環節自動化程度不一,資金充裕者的自動化程度會高些?! ∽⒁簷C主要由注液部、上下料部、前后稱重單元構成。注液機本身功能是注液,所以實現注液功能的注液部一定是自動的。但按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主要還是資金是否充裕),在工件上下料節點和前后稱重節點是否自動化,就成了注液環節自動化與否的“分水嶺”。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業4.0浪潮的沖擊下,一些鋰電關鍵設備都開始植入軟件系統,讓單個設備不再成為“信息孤島”,漸漸實現智能化生產。在福燊看來,注液機設備也可以實現遠程監控乃至遠程診斷,用戶連上網即可。目前已=有不少設備企業將該設想付諸了實踐。
福燊認為,作為專業注液機生產廠家還應與鋰電池企業乃至上下游設備廠商協作共同提高注液環節的自動化水平。注液工序的效率不光取決于注液機注液,更多的取決于電芯各材料吸收電解液的時間。為使電池材料更容易吸收電解液,注液機可采取先真空再注液的注液方式,并加上真空/加壓循環,進一步加強電池材料吸液能力。
由此可知,設備企業在注液機上提供了足夠的功能,若鋰電池企業配合以合適的注液工藝(即合適的注液時間、真空時間、加壓時間、循環次數)就可得到短的注液時間,即高的注液效率。只有雙方共同配合,鋰電池企業才能得到合適自己的注液機。當前一些注液機已具備各節點自動化以及整機自動化的水平,與各家對個別細節的非標磨合。